来源:河南日报 2020-06-15
记者:逯彦萃
通讯员:静伟
通过手机APP滚动播放防骗提示、联合公安部门走上街头普及防骗知识、开学季把金融知识送到校园……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内唯一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已经将打击“金融李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6月11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河南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期间,中原消费金融还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公益宣传活动。
中原消费金融总经理周文龙告诉记者,尽管非法集资的花样不断翻新,但也不难识别,一般是“四部曲”。第一步:画饼。非法集资人会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把投资人的胃口“吊”起来。第二步:造势。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产品推介会、体验日活动,展示各种真假难辨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以及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欺骗投资者。第三步:吸金。想方设法套取投资者的钱,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第四步:跑路。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注销电话号码,人去楼空,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中原消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员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非法集资其实并不难,主要做到“三不”:一不受高收益诱惑。经济规律决定了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不能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二不轻信不明身份人员鼓动。要了解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公司是否有相关金融许可牌照;三不轻易投资不了解的产业或项目。遇到投资集资类宣传,不要受到宣传误导盲目投资,要考虑自己是否了解市场行情、市场规律和潜在风险,做到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对没有说清楚风险点或看不透风险的产品要远离。
在中原消费金融工作人员看来,贪心是骗局成功的催化剂。非法集资屡屡得逞,均是投资者期待超额获利,从而不知不觉陷入骗局。“时刻保持清醒理性,抵制高息诱惑,是保护个人财产免受侵害最有效的手段。”该工作人员说。(记者逯彦萃 通讯员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