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10-23 17:59:46

分享

  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视觉和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室里有7个人,只有一个志愿者,其他6人都是来当托的。考官出题,每个人按顺序直接回答,志愿者最后一个回答,一共18道题,都是如“找出长度一样的两个线段”这样简单的题目。18道题目中,前面6个人一致答错12道题,有意思的是,最后一个作答的志愿者明显会受到前面6个人的影响,回答的正确率只有63%,而如果没有6个助手干扰,回答正确率是99%。

  故事讲的是从众心理,而这也时常发生在股市上:理财经理在5000高点时,劝老百姓注意风险,老百姓说别耽误他赚钱;2600点提示机会时,反而无人问津。目前万得全A指数的市盈率是14倍,根据权威机构测算,当估值低于16.7倍时,买入指数并持续持有三年以上,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达100%,但近期资金流向却显示散户的资金在持续净流出,这表明许多散户仍在割肉卖出。从众心理使得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获得较好收益,待他日市场走牛,5000点的戏码或将再次上演。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还是要多一份思考,留一份清醒。  

  未来市场究竟会何去何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内外宏观经济及市场状况,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A、海外市场情况

  9月美联储加息落地,美国主要经济数据表现较好,美联储主席也表示了对经济形势的乐观,美元中长期利率因此出现大幅上升,引发国庆期间美国股市持续大跌,拖累全球市场显著回调,在美元利率大幅上行,汇率也有上行的情况下,全球市场出现也大幅回调,新兴市场的跌幅更大。阿根廷和南非股市分别下降了9.8%和 7.9%,印度与俄罗斯市场的跌幅也达到了 5.1%和 2.7%。新兴市场资金流出的势头较为明显。

  虽然上周全球股市下行,但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仍在上升。纽约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上升了 1.5%和 1.7%,此外,农产品、贵金属等价格也有所上行,全周CRB 指数上行了2%。

  昨夜因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上涨、美国财长发表汇率讲话引发市场担忧,美股周三收盘重挫,科技股跌幅领先,纳指重挫,标普跌至2个月新低,创2016年11月来最长连跌。

  最近全球市场波澜不断,全球贸易问题不断发酵,美联储持续加息,新兴市场依然阴霾笼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逾两年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市场变化扑朔迷离。下面来具体看一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状况。

  一、美国

  1. 经济数据:短期经济向好态势不改,但中期面临转弱风险

  上周五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数据。尽管13.4万的数据低于预期,但这主要是收到天灾的短期扰动,7月8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上修,加之9月失业率3.7%,创近50年来新低,薪资同比仍稳定增长2.8%,可以说,美国9月就业数据表现依然十分亮眼,反应出美国当前国内需求强劲,经济形势大好。今年以来,ISM制造业指数也始终高于荣枯线,制造业整体呈现扩张态势,但持续的贸易摩擦和受访者对于关税的担忧带来了本月ISM制造业指数走低。

  在顺周期财政政策的驱动下,美国经济继续以坚实的步伐增长,减税计划驱了动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的激增,内部工资增长和外部油价上升也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也推高了美国的利率水平。尽管目前需求势头强劲,未来一段时间,由于美联储将在今年进一步加息以防经济过热,美国与其主要交易伙伴的贸易争端及遭遇中国的关税报复可能开始显现下过,加之中期选举共和党面临失去众议院导致部分财政刺激措施开始削弱,美国此后的增长动能恐会放缓。

  2. 货币政策:9月加息符合市场预期,预计12月将再次加息。

  9月27日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至2%-2.25%目标区间,也是2015年12月本轮加息周期开启以来第8次上调利率。加息点阵图显示,2018年预计加息4次,2019年有望加息3次。与此同时,美联储预计2021年的经济增速为1.8%,失业率预期为3.7%,PCE通胀率为2.1%。更长期的PCE通胀率中位数预期保持不变为2.0%。美国2019年、2020年、2021年的GDP增速预测则分别为2.5%、2.0%、1.8%,呈现逐步回落的过程。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偏紧的状态下,美联储仍然会延续渐进加息的进程。结合在声明中删除对宽松环境的表述和点阵图的变化,我们预期美国长期的加息顶点已经出现,这通常也意味着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达十年的复苏周期进入末端。

  3.金融市场:美联储未来加息路径的明晰化以及市场度与通胀预期的上升,引发了美债收益率自今年2月以来的再度恐慌性飙高,全球风险市场风声鹤唳。美股市场,科技、房地产、公共事业板块惨遭抛售,而防御性板块如金融、材料和消费却没有资金大规模流入。

  为什么美债收益率的变动会引发市场如此巨大的波动呢?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被全球资金市场当做“标杆”,美国国债几乎是教科书般的“无风险投资”。美债收益率走高,意味着资金的“价格”升高,资金的闸门将关得更紧,这对美股乃至全球市场来说都不是好的消息。此外,美债收益率飙升一方面触发了投资者对美国企业财务状况的担忧,因为企业借贷成本也将提升,另一方面加剧了投资者从股票等风险资产的资金流出。

  4.小结:鲍威尔提到2018年美国经济的强劲程度超过预期,考虑到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引发的市场动荡,现在尤其需要关注美国利率上行对全球股市的冲击、进而对经济造成拖累。另外美国的财政政策也处于不可持续之路上,最终将不得不减弱,未来美国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有可能促使美国政府重新思考贸易策略,为贸易摩擦提供缓冲。

  二、欧洲

  1.经济数据:

  欧元区PMI终值继续走低,美中贸易战持续升温,尤其影响出口商的信心,土耳其的经济危机也没有缓解迹象,牵动欧洲金融市场。连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近期也大幅下调了对自身经济增速的预测。2018年和2019年的GDP增速,分别从2.3%和2.1%下调到1.8%和1.8%。德国政府认为其国内需求虽然很强劲,但(扛不住)全球经济环境越来越恶化,主要原因归结为全球贸易疲软、政府支出减少(受临时预算框架限制)、汽车业产量放缓等。总体看,欧元区经济将延续趋弱走势。

  2.政治风险:

  1)英国脱欧谈判已经旷日持久持续了1年多,依然没有最终方案。英国主要反对党工党领袖近期重申,如果梅政府以“契可斯计划”为基础制定的脱欧协议无法获得议会投票通过,会要求提前举行大选。而上周五欧盟首席英国脱欧事务谈判代表巴尼耶拟送了一份议案大纲,但这份草案措辞含糊,爱尔兰边境等核心问题仍未解决,欧元区市场情绪难以提振。未来三周英国脱欧谈判的进展将十分关键。

  2)节前意大利政府确认2019年赤字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大幅超过了欧盟为上一届意大利政府设定2019年比重0.8%。上周意大利政府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又表示撤消了2018年财政预算赤字维持在2.4%的提议,承诺将在2021年将赤字削减至2%。

  目前意大利仍摇摆于高赤字预算计划与欧盟的压力之间,脱欧言论并未减少。因此,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依旧没有得到缓解,意大利股市、债市双双下跌,拖累欧元走弱。意大利政府需要在10月15日前提交预算草案,能否通过欧盟审批存在悬念,并将影响欧洲将在明年春天就欧洲议会的新立法者投票。鉴于近期选票中的权力转移,这次选举将对欧洲和金融市场的未来至关重要。

  3.小结:欧洲的经济数据总体仍然疲软,目前英国脱欧谈判、意大利债务问题和欧美贸易冲突是压在欧洲经济上面的三座大山,政治风险将成为左右市场神经的关键因素。

  三、全球市场的总结

  近期以美国股债双杀带动的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意味着,全球风险资产市场面临大幅调整的机率正在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出现了三大‘背离(divergence)’现象,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出现经济成长强弱、货币政策松紧及金融市场荣枯的分歧,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利率上行导致市场抛售、美股科技股风险、意大利政治动荡、新兴市场问题以及贸易摩擦加剧是今年最大的五个风险因素。

  B、国内市场情况:

  1、内部状况:

  1)经济数据:经济数据走弱,下行压力犹存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较7月略有回升;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低于预期,其中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滑;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同比9%,较上月回升0.2%,其中汽车消费降幅扩大。

  从结构上看,消费、服务对经济的贡献在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资料尚未涵盖服务消费支出与政府消费支出,后两者增长强劲,国内GDP同比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区间,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对固定投资与出口的依赖程度已明显下降。

  再来看一看PMI指数,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0.8和54.9,环比一降一升。制造业连续26个月高于临界点,虽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延续扩张态势。此外,9月财新制造业PMI险守荣枯线,为连续第4个月下降,且下行明显加速。中国9月财新服务业PMI 53.1,创下3个月来经营活动最强劲增速,服务业就业指数骤然下滑,并掉下荣枯线,创2016年4月以来新低。

  9月制造业景气度出现大幅走弱,主要是受出口的拖累,表明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且需求的连续走弱开始对企业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大,制造业就业也进一步恶化,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因此,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仍有一定的韧性,但基本面依旧承压。

  2)信贷数据:扩张不及预期

  8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票据融资连续第三个月大幅上升,企业贷款相对较弱,居民部门贷款有所增加;8月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1%,较上月回落0.2%。当月社融增量为1.5万亿。其中,委托、信托、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减少2,670亿,降幅有所收窄,债券净融资则增加3,376亿。

  近一年多来M2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强监管、减通道、去杠杆的结果,该影响至今仍在持续。社融增速下降则是金融去杠杆效果的进一步体现,主要表现为社融中表外融资的大幅萎缩。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明显回升,2018年1-8月为92.8%,已经回到2009年之前水平。可以说除了人民币贷款,其他融资几乎都没有。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的萎缩是社融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尽管自7月以来我们看到政策上已经放松了去杠杆的节奏、力度,但是去杠杆仍是未来坚持的方向,我们预计降准的效果还需时日方能显现,但政策托底的意向十分明显,未来社会融资表现将会边际改善。

  3)货币政策:降准的三大逻辑

  近日,在美国 10 年期国债利率迅速上行之际,中国央行却“反向而行”,宣布将在 10 月 15 日进行年内第四次定向降准。我们认为,本次定向降准的时机与方式,清晰确证了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三重核心逻辑。

  一、“货币匹配经济”是货币政策的根本思路。其一,释放约 4500 亿元的流动性用于置换到期的 MLF,以修正不合理的流动性结构。此举有助于破除 MLF 对中小银行造成的资金供给“歧视”,进而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针对性地舒缓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对冲外部风险。其二,7500 亿元的流动性增量则用于激活内生经济增长动力,该增量的投放力度大幅领先于年内的前三次定向降准,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内外部压力的主动应对,有助于稳固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底线。为匹配中国经济内外部承压的现状,货币政策正在加强前瞻性的预调微调,“调结构+补增量”的定向降准将成为当前至 2019 年中期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二、经济基本面是汇率稳定的关键基础。中国央行不愿盲目跟随美联储政策,而是凭借定向降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最终通过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从能力层面来说,央行前期经验的积累和预期管理能力的提高令市场的投机性大大下降,2018 年下半年,在人民币汇率在不触及市场关键心理点位的情况下,类似于 2015-2016 年期间的恐慌性踩踏难以出现,央行能够容忍汇率保持宽幅波动,进而更加专注于国内政策目标。

  在意愿层面,811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更加有效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强弱。因此,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均由中国经济基本面驱动,形成了“荣损与共”的新关系。面对外部风险压力,如果牺牲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中的一方,将损害而非挽救另一方。相反,坚持内部货币政策独立性,凭借定向降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才能缩小中美经济周期的差距,最终通过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巩固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三、“稳预期”是应对内外部压力的政策重心,在不重蹈“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本次降准在时间和力度上的选择,精准体现了央行“稳预期”的政策逻辑:

  其一,存量 MLF 需要央行不断对冲,而降准则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利于维护市场对于流动性稳定的预期。其二,2018 年 1 月以来,得益于每三月一次的降准节奏,市场正在形成对未来连续降准的合理预期,引致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的收窄,进而改善投融资环境。其三,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振荡不断的背景下,本次降准前瞻性地对冲了可能骤升的避险情绪,进而提前巩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范内外部风险的共振。其四,虽然 2018 年年中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政策边际趋松,但是由于政策时滞,其对内生增长的促进效果预计到 2019 年上半年才能显现。

  在当前的“效果真空期”中,适度适时的定向降准有助于提振投资和消费信心,避免悲观情绪的过度放大。有鉴于此,“稳预期”将继续作为央行的未来政策重点,“稳杠杆+严监管”仍会延续,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将择机推进,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为代表的具体措施有望在执行范围、力度、节奏上适时适度地放松。

  小结:根据上述的政策逻辑,我们认为,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连续的定向降准有望落地。“调结构+补增量”的定向降准将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鉴于此,下一次定向降准将大概率发生在 2019 年第一季度MLF集中大量到期的高峰,并且较为可能发生在春节之前,从而熨平春节前后的市场流动性波动,并顺应一季度融资需求的季节性上升。随着“稳预期”措施渐次生效,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和金融系统稳定性有望得到巩固。

  第二,短期来看,由于中美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承压,央行将优先专注于国内政策目标,而非盲目跟随美联储政策。随着中美利差的进一步收窄,人民币汇率短期将迎来新一轮压力,“7”始终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心理关口。长期来看,伴随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企稳,人民币汇率有望渐次回归至长期的平稳运行状态。

  第三,“稳预期”有望逐步显现效果。当前至 2018 年年末,更多的“稳预期”措施有望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改善,进而巩固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和金融系统稳定性。

  3、金融财税政策:

  1)金融政策: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有一下几个重点:一是会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放首位。二是防风险,针对近期股市、债市和汇市出现的不同程度波动,会议特别明确继续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预计防范黑天鹅 管理细则料密集出台。三是会议强调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特别是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四是资本市场改革、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等方面内容也在此次会议上做出了安排。  

  2)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是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关键字,主要着力点体现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

  今年以来,政府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出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减轻企业创新税收负担。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

  在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的同时,国家已明确了降低社保费率的改革要求。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这不仅包括增值税税率要继续下降,还包括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推动外商投资重大项目落地、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和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的措施,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10月8日的国常会又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的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应对目前国际形势,保持外贸稳增长。

  4、外部风险:贸易战,短期仍无和缓迹象,但边际影响已经钝化,需留意美国转向对中国的多方面围堵。

  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2018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10%,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实施。

  通过测算,美国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10%将引致中国GDP缩减0.15%;若美国加税25%则引致中国GDP缩减0.38%。考虑到近期人民币贬值已有效对冲加税的部分影响,并且也扩大了非加税行业的出口,但总体看来,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

  为对冲贸易战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基建补短板、减税降费、稳定内需等相关利好政策将加速落地实施。 在2000亿加征关税落地后,A股市场逆势反弹,虽然有超跌反弹的成分,但也说明随着贸易战持续升级,市场对贸易战认识越来越充分。贸易战对市场影响逐步趋弱,市场抗性逐步增强。

  5、总体而言,

  目前国内金融杠杆下降,影子银行萎缩,房地产泡沫风险基本得到遏制等,宏观金融风险已明显释放,国内货币、财政、金融政策利好将逐步释放,将为实体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内部状况的改变使得国内股票等市场风险逐步释放,但目前更需要留意的是外部风险,即中美贸易争端及遏制行为,和美国利率上升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造成的外溢效应。

  C、资产配置建议:

  首先来总体看一下各大类资产配置的调整建议:一方面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联储加息稳步推进,美元保持高位运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被持续削弱,避险资金纷纷涌向美元资产;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货币、财政、产业等政策的托底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有望迎来修复行情。故10月份上调现金类、权益类配置比例2%、1%,同时下调大宗商品配置比例3%,其他资产配置比例维持不变。

  一、现金类资产-货币基金谨慎看多,上调配置比例2%  

  对于现金类资产,观点由中性上调至谨慎看多。尽管央行降准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紧张,但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及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以及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影响,我们认为现金类资产配置价值提升,故10月小幅上调现金类资产配置比例,重点可以配置期次型理财和短期大额定制类的产品,另外大额存单、货币基金、银行存款也可以做适当比例的配置。

  二、类固收方面:

  1.信托类- 中性 

  1)现状评价:

  从8月的数据来看,信托产品总体数量比上个月上升了12.59%,规模增长了36.64%,其中基础产业受到基建方面的政策利好刺激,规模涨幅达到将近150%,收益率也超过了房地产类信托。不过房地产领域仍然是规模占比最大的类别,达到 44%;收益率方面,平均预期收水平为 7.98%,比7月略有下降。

  2)配置建议:

  未来随着政策落地和基建项目审批的加快,基建投资有望趋稳,信托公司对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投放加速,并且预期收益率较高,可以适当关注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而房地产调控继续趋紧,中小型房企融资难度持续增大。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的趋势总体趋缓,在降准之后,年内将维持窄幅波动;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当谨慎筛选项目,规避国家供给侧改革限制以及政策严控的项目,对于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投资领域,或者风控措施不清晰的项目,应当尽量回避。而除了看项目资金流向外,也要综合考察信托公司是否有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和足够的风险化解能力。因此,我们对信托类产品维持中性配置的建议。

  2.银行理财-谨慎看多  

  1)市场近况:

  8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数量环比增加、但同比减少;保本理财继续减少,结构性存款比重增加;

  8月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7%,连续六个月下跌,主要受流动性持续宽松影响;

  2)配置策略:

  投资者根据资金用途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当前的A股估值偏低,风险收益较高,因此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指数定投相关的理财产品。

  三、债市:中性  

  1.市场现况:

  受地方债供给放量以及CPI持续上行,通胀压力回升等因素影响,9月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呈窄幅震荡走势,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由于国庆放假期间未受到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等国际市场影响,加之央行宣布降准,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3.61%附近。

  2.未来影响因素级配置建议:

  资金面:从本次降准政策实施后,货币宽松力度仍持续,短期仍将对冲资金集中到期的压力以及对冲10月下旬的税期,弥补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缺口,但央行降准置换MLF并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不改中性取向,对债市利好有限。

  基本面:受上半年以来的信用收缩和贸易摩擦等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走弱,经济整体下行趋势未改,消费不振不利经济增长,从而不会导致长期CPI上行。投资走低将会对CPI形成长期的拖累。3季度由临时偶发性因素如国际原油价格冲击、洪涝灾害、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但总需求不足下通胀缺乏长期持续上涨动力,因此基本面仍会支撑债市。

  利率债方面,通胀预期不构成威胁,将带来长端利率的回落,预计10年国债利率将再次回落至3.4%-3.6%区间,利率债短期维持震荡走势。

  信用债方面:宽信用环境下,信用风险整体有所降低;利好政策持续出台也有助于对冲企业利润增速的放缓:如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

  因此我们中长期仍旧看好债券市场,配置方面建议以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四、股市  

  1.市场概况

  9月,A股市场先抑后扬,受8月经济数据影响,三大股指持续走低,随着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措施落地,市场触底反弹。行业方面,房地产、银行、军工等板块领涨,涨幅均达5%以上,而电子、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等表现较弱;但进入10月第一周,我们看到美元利率大幅上升导致美股乃至全球新兴市场大跌,A股国庆休市,而港股随全球新兴市场有较大的跌幅,为应对压力,周末人行降准一个百分点,但本周A股开盘后急剧下挫,在昨日美股大跌之后,全球股市再遭血洗,今日沪指跌破熔断底2600点,刷新2014年11月底以来新低。

  上周美国副总统彭斯针对中国的演讲以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愉快的访华显示,中美争端有可能从经贸扩张到多个领域。我们判断,中美贸易问题近期估计难以解决,两地市场也因此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整体难有上行。不过,两地市场的估值已经开始具有吸引力,特别是之前跌幅较大的中小型股票。对于A股而言,未来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还应会上升,有望出台包括进一步减税,增加社会融资,推动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给市场带来推动。我们认为,跌幅较大,但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板块会有结构性机会。

  2.外资动向:

  1)北上资金:9月以来,大盘持续震荡背景下,互联互通市场成交金额环比锐减。沪深股通资金流向方面,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截止到9月26日,资金累计净流入达130亿。受国庆期间外围市场下跌影响,A股节后首日表现弱势,近两日小幅震荡。调整市中北上资金出现新动向,截止昨天,连续三天合计净卖出144亿元,凸显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之下,资金避险情绪上升。

  2)此外节前有两项有助于长期吸引外资的事件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 A股纳入富时指数:9月27日7点30分: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公布了其2018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结果,宣布正式将中国A股纳入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分类为“次级新兴”。公告显示,中国A股的25%可投资比重将被纳入到指数中,具体操作方面,富时罗素计划从2019年6月开始,2020年3月结束,分三步完成整个纳入流程。从纳入比重来看,第一阶段,A股占富士罗素新兴市场的比重将为5.57%,预计会迎来100亿美元净被动资金流入。从行业上看,富时新兴市场纳入A股指数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医药、食品饮料、房地产和电子等行业。

  第二个是  MSCI 提高A股纳入因子:9/26  MSCI宣布未来将大幅提高A股纳入因子,根据MSCI测算,若A股纳入的因子提升至20%,预计将有660亿美元的海外增量资金。

  此二者预示着长期外资流入A股速度将会更快,外资交易和持股占比会不断提升,对A股的影响力有望超过国内主动型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富时将与 MSCI 形成共振,进一步强化外资持续流入A股的趋势。外资偏好行业龙头股,以龙为首风格将持续演绎。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A股的价值属性将越来越凸显,运行趋势也将与国际成熟市场越来越接近。

  3.未来关注:

  利多方面:国内政策层面利好不断释放,关注政策底逐渐形成的可能。

  1)金融稳定委员会近期多次强调要稳金融、稳预期。改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落实和传导机制的相关调整可能有望出现。2)积财政部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抵税比例,以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初步测算,实施之后有望提升净利润2个百分点。3)针对此前引发市场争议的政策进行积极“打补丁”,有利于改善过度悲观的政策预期,同时有利于完善中长期制度建设。4)政策聚焦减税降费,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国常会提出下调1585个税目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等,近期又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

  利空方面:警惕美国利率上升及新兴市场动荡的传染效应,以及美国总统川普在中期选举前在贸易、军事、外交、汇率操纵国等多方面施压中国,作为选举筹码,使得A股值和基本面进一步调整的风险。

  4.A股配置建议:谨慎看多~上调配置比例1%

  随着政策托底效果逐渐显现,投资者情绪回暖,股指仍有望于四季度迎来阶段性的修复行情、建议投资者利用股指震荡走势分批分步加仓,把握低吸和结构性轮动机会,具体配置思路如下:

  ①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锂电池等;

  ②继续关注技术领先的科技板块如5G等;

  ③继续关注受益于理财细则落地的大银行、大券商;

  ④继续关注政策性主题投资机会,如基建、芯片等。

  5.港股:业绩高增存疑,联储加息扰动,短期维持震荡走势,谨慎看多

  1)市场近况:因贸易战持续升级,港股的风险偏好持续走弱,恒生指数持续走低,随着9月外围市场回暖,港股触底反弹,逐步收复失地。但进入10月国庆长假期间,在美债收益率大幅攀升之际,海外主要市场股指普跌,亚太股市跌幅居前,港股恒指连跌6天,至近15个月新低,10日止跌收至26193点。

  2)未来关注:

  短期:考虑到美国利率持续走高,国际资金流动性收紧,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因子影响,预计短期港股波动加大,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中长期:随着国内利好政策加快落地,经济增速有望趋于平稳,而港交所主动修改上市制度,吸引新兴及创新企业到港上市亦有望提升港股估值,因此中长期继续看好港股市场;

  3)配置建议及策略:

  建议关注业绩增长路径明确,同时三季报有望超预期的行业及个股,具体配置消教育、金融、医疗、互联网科技。

  五、商品市场

  1.原油—中性

  1)市场近况:随着制裁日期的临近,伊朗原油出口加速下滑,而市场担忧OPEC等主要产油国产能不能有效弥补供应缺口,因此油价震荡上行,目前西德州WTI 原油站上7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突破85美元/桶。

  未来油价的走势仍取决于美国对伊朗问题的态度,及主要沙特和俄罗斯是否会增产。

  一方面,美国不希望油价大幅上涨,因为美国原油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仍来源于进口,油价上涨将通过通胀传递到美债利率,特朗普不管是出于对财政赤字的利息成本、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是中期选举的考虑,表达过“并不希望油价大幅上涨”的意愿,上周美方制裁伊朗原油立场软化的消息确实舒缓油市短期供应吃紧的压力,造成油价回跌。

  另一方面,沙特领衔的OPEC和俄罗斯主要担心的是需求走弱和部分受限于管道运输瓶颈的页岩油产量将在今年4季度后释放,增产恐会过犹不及,伤及油价,但近期沙特与俄罗斯等产油大国也传言准备采取平抑油价的措施,快可能下个月就会有增产动作。

  2)未来关注:供给偏紧,油价保持高位运行,维持中性观点

  减产:伊朗、委内瑞拉原油供应持续下滑,飓风迫近将令美国墨西哥湾部分原油生产设施关闭;

  增产:OPEC、俄罗斯国等主要产油国增产的幅度和时间。

  2.黄金:美元高位运行,金价继续低位震荡,下调至谨慎看空,下调配置比例3%

  1)市场近况:4月以来,受到强势美元影响,避险资金纷纷涌向美元资产,推高美元指数,压制金价上涨。9月,黄金期货价格继续维持低位震荡,整体围绕1200美元上下波动。目前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仍保持强劲,通膨预期升温,全球股市受美国利率上升的影响成高压态势。若股市进一步回调,黄金市场将会吸引部分避险资金,但随着债券收益率和美元的双双走强,也可能会分流市场的资金,对黄金也未必有利。

  2)未来关注:美元指数:美联储9月如期加息,同时12月加息概率增大,美元指数有望保持强势,压制金价反弹;避险情绪:贸易摩擦、叙利亚内战、伊朗问题、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等风险事件支撑金价。

相关阅读

新浪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