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业AI的中国答案——中控技术TPT 2发布会访谈

书写工业AI的中国答案——中控技术TPT 2发布会访谈
2025年09月16日 18:57 市场资讯

专题:2025中控技术全球新品发布暨工业AI创新发展大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 赵欣婕 段昕仪

  AI浪潮席卷全球,不少科技企业仍在迷雾中摸索方向。是被动跟随,还是主动定义?8月28日,中控技术以一场发布会给出了回应——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 2,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AI的硬核实力,更在全球工业智能化进程中发出了清晰而坚定的“中国声音”。

  从“可靠”出发,做工业AI的“底线守护者”

  TPT 2究竟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突破?它能否真正扭转工业AI“叫好不叫座”的现状?记者从技术层面了解到,TPT 2的核心突破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可靠性显著提升,二是实现了有效的标准化。

  “在其他行业,安全可靠或许是产品的加分项,但在流程工业中,‘可靠’本身就是产品。”中控国际运营公司副总裁、TPT 2主发布人张惠泽强调,“只要能够保障整个生产装置稳定运行,不出问题,让工作人员得到安全保障,大家就愿意为‘可靠’付费。”

  张惠泽介绍,当前多数工业AI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受限于“第一性原理”的建模能力,而TPT2创新地融合数据驱动方法,弥补人类尚未掌握的工艺知识,从而大幅提升系统安全性。他自信地表示:“我们的安全性下限,相当于线性优化类产品的上限。这正是客户选择TPT的关键原因。”

  面对流程工业中场景高度分散、工厂之间差异显著的挑战,TPT 2如何实现标准化?张惠泽指出,TPT 2通过“预训练+微调”机制,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其基于海量持续数据训练,构建了覆盖多工况的工艺专家模型,企业在应用时可通过人机交互建立数据关联,识别工厂特殊性并迅速完成微调—该过程支持云端或本地部署。微调后的模型更贴合企业需求,且无需中控团队介入,真正实现了产品标准化与应用适配的统一。

  中控技术副总裁吴玉成补充指出,TPT 2并非ChatGPT式的通用大模型,而是基于因果律与第一性原理的时序模型。他表示:“语言大模型没有明确的边界,而我们的时序模型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工业设备是人为设计的系统,不是自然生长的,因此其运行规律可知、可控,从根源上杜绝了“幻觉”问题的发生。”

  在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看来,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工厂”,工业装置类型多样、工艺复杂,为AI研发提供了丰富基础。中控技术已服务超过37000家客户,在分散控制系统(DCS)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工业数据与知识,这些都为TPT 2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拒绝“空中楼阁”,让AI从工厂中长出来

  深耕工业领域多年,崔山指出,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高、知识与数据分散、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挑战,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他认为,“实施能力”正成为工业AI领域的竞争焦点。市场上AI产品众多,但真正能够在工业场景中创造价值、贴合实际需求做到“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凤毛麟角。正是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中控技术对TPT 2充满信心。

  吴玉成进一步阐释:“TPT 2的数据源于真实工业现场,核心目标是解决诸如生产波动大、能耗物耗过高等实际问题。我们不做理想化、脱离现场的完美建模——那往往需要大量调试工作和专业工程师支持。与传统面向使用者的工具化工业软件不同,TPT 2直接面向问题,显著降低现场调试量和对专家经验的依赖。”

  目前,TPT 2已在中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乙烯裂解优化项目中成功应用,预测准确率超99.79%,年净收益315.5万元/炉。吴玉成表示:“以往优化乙烯装置要以年为单位,而借助TPT,从签约到部分功能上线仅用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从中石化的乙烷制乙烯装置到中煤的煤气化系统,中控技术正在打造一系列流程工业AI应用的标杆案例。同时,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正与中控技术洽谈工作AI合作。

  面对广大中小客户缺乏算力和开发能力的现状,崔山表示,TPT 2以开放的平台模式提供SaaS服务,客户、生态伙伴、高校乃至同行企业无需自建AI能力,即可通过平台获取解决方案,极大降低AI应用门槛。吴玉成补充道,TPT 2兼容主流工业数据格式,并引入智能体调度标准协议作为底层架构,开发者可基于该协议接入体系,进行二次开发。

  构建开放共赢的工业AI生态,正是中控技术推出TPT 2的重要目标,崔山强调:“AI不应仅是大型企业的专属工具。我们希望借助TPT 2平台,让各类企业都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享受AI技术带来的真实价值。”

  未来已来:从“自动化”走向“自主化”

  创新的背后是持续的高强度投入,科技研发与商业回报应如何平衡?中控技术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房永生表示,作为一家科创板硬科技企业,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是确保产品迭代创新、构建行业壁垒、维持领先优势的关键。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2025年一季度达12.8%。在研发投入稳步提升、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的同时,通过管理优化与卓越运营,公司整体费用率实现有效控制,其中管理费用率降至约6%,销售费用率降至1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TPT 2的发布有望成为中控技术产品与运营模式转型的重要节点。“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租赁制、年费制、按需收费以及按价值创造分成等多种合作模式,致力于与客户和伙伴共同成长。”他进一步介绍,“公司将设立试用机制,并在官网公布具体收费方案,依据问题复杂程度实行分级定价。长期合作的大型客户成本或将大幅降低,无需再投入数千万元购买软件,只需百万元级别年费即可享受服务。中控技术始终追求价值共创与生态共赢。”

  崔山指出,中控技术正从以往聚焦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项目型”企业,积极向汇聚生态力量的“平台型”企业转型,旨在吸引更多合作伙伴,让AI真正赋能工业领域的各类参与者。目前,公司正大力推动TPT 2的线上化应用,以提升产品认知度和赋能广度。

  据赛迪研究院预测,中国通用人工智能(AGI)市场空间超过600亿元,工业软件总体市场规模逾2000亿元,其中流程工业相关软件市场达数百亿元。面对这一广阔但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是否也会出现“内卷”?崔山强调:“唯有紧扣质量、安全、效益、成本和低碳等客户核心价值的企业才能持续领先。中控将以技术先进性与场景落地能力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工业智能化变革,并通过平台化战略赋能全行业,与客户和生态伙伴共同成长,提升中国工业AI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工业 AI 方兴未艾。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崔山强调:“唯有 紧扣质量、安全、效益、成本和低碳等 客户核心价值的企业才能持续领先。 中控技术将以技术先进性与场景落地 能力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工业智能化 变革,并通过平台化战略赋能全行业, 与客户和生态伙伴共同成长,提升中国工业AI的国际竞争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静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9 瑞立科密 001285 --
  • 09-19 云汉芯城 301563 --
  • 09-16 建发致新 301584 7.05
  • 09-16 锦华新材 920015 18.15
  • 09-15 联合动力 301656 12.4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