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11-10 15:23:32

分享

  11月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新时代”正式开启!我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兴证全球基金提出“百岁人生定投计划”,并邀请来自医药健康、人口与社会学、投资界等领域的10位重磅嘉宾,与我们共话《投资·百岁人生》。

  主持人:对于前所未有的老龄社会,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多的未知,也由衷期待通过今天的分享,让我们从心态、身体和财务上,都能更积极、健康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论坛的第一个主题模块:“一场个人与社会的革命”。我们首先请到的演讲嘉宾是果壳创始人、CEO姬十三先生,我们知道果壳是国内知名的科学文化品牌,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陪伴者,掌声欢迎姬十三先生带来演讲《我们如何对抗衰老》。

  姬十三:大家好,我是果壳的创始人姬十三,很高兴来到今天的“投资·百岁人生”养老投资论坛。今天的主题是百岁人生,我自己就是一个百岁人生的坚定信仰者。青少年时代我就相信我们这代人有机会普遍的活到120到150岁,随着科技的爆炸发展,我是越来越相信这一点。我每天都会管理自己的各种生活数据,就好像一个生物黑客。

  可是,有时候我会很惊讶的发现,不是身边所有人都像我这么想。我跟中年朋友喝酒聊天,酒过三巡有时候大家也会很真诚的彼此发问,你希望活到多少岁?我发现有时候答案出乎我的意外,有人会说我活到70、80岁就可以了,还有人会说,我希望在真正老去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每当听到这样的答案,我都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开始我挺困惑的,真的有人不想活的这么久吗?但是跟朋友们深入聊完以后我才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不是不热爱生命,而是害怕老了以后失去活力、失去尊严的样子。比起失去生命,他们更担心的是长寿所带来的衰老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会聊到的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直接问题和次生的问题。

  人们担心老去会变成一种持续几十年的痛苦,担心所谓的寿高则辱,衰老和死亡其实应该掰开来看,人们焦虑的、想对抗的不是死,不是老,而是衰。朋友们想留给这个世界最好的样子,宁愿在充满活力的时候离开。后来我读到著名的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书《最好的告别》,他也提到了我的迷思。他说,比起延长寿命,很多老人把有尊严的生活看得更为重要。有位老人说生活中最好的事情,就是能够自己去卫生间。年轻人们可能无法理解,非常衰老以后,无法去解决吃饭、洗澡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问题,是多么难看的体验。前段时间有一家媒体报道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助浴师,要去帮助年迈的老人洗澡,有位老奶奶她在脑梗手术以后,再也没有泡过澡,她常年要趟在通风不畅、采光不好的屋里。临终之前,这位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清洁自己的身体。你知道吗?很多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世面,等到老时,他们的物理空间却一退再退,从无法离开小区到离不开家门,到最后只能被禁锢在一张床上,他们会觉得某种难以言喻的羞耻感,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掌控在一点一点的丢失。

  各位正在观看的中老年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听力的衰退。坦白讲,我自己这些年也感到一丢丢的听力的衰退。在生物学上,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65岁以上的老年人60%存在听力问题,40%需要带助听器。几年之前,我陪家里一位长辈去配助听器,从家里人角度觉得这件事情理所应当,非常自然,配上就好了,好像是一个挺简单的事情,它能够很大程度的去提高他的生活质量。但是我们就发现,老人竟然一再推托,好像很不情愿,最后我们发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两个,一是助听器不是配上就好,而是需要定期的维护、调试,还挺麻烦的,老人很担心影响到子女。另外一个问题更为关键,老人担心带上助听器以后,就是明明白白在告诉周围的人,他听不清楚,他很担心带上助听器这件事情会成为进入老人的正式标志和宣告。

  这件事情让我体察到老年人的微妙心态,也正是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科技的一点点改进,就能一点一点改善老人的需求。我注意到很多耳机其实正在研究听力增强的问题,比方说媒体曾经报道过,苹果正在改进它的AirPods,使得它未来有可能成为非处方的助听器。我觉得这个想法实在太好了,想象一下未来老年人戴上一副耳机,就能够代替助听器,这样就显得很隐蔽,不会让周围人知道他戴着助听器,而且可能还挺时尚的。

  中老年以后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是肌肉的流失。中年以后大约每年1%的速度肌肉会流失,如果你自己不是经常建身的话,到某个年龄以后就有可能会感觉到四肢的控制力在衰退,这就容易受伤,容易摔跤。我们知道老年人最怕摔跤了,一摔跤就容易骨折。为了要对抗这种变化,你看到今天健身房里充满了健身的中年人,开始撸铁。我自己也是中年以后开始撸铁的一族,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健身能够让自己在年迈以后,还能够有效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曙光正在前面,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现在正在兴起的外骨骼技术。通过一套可穿戴的设备,戴上以后就能够帮助年迈的老人实现独立行走,也能够帮助到残疾人。现在还挺笨重,但是迟早可以变得很轻便。类似原理还能够帮助到康复病人,我们假设有一个邻居的老朋友叫老张,因为中风住了医院,他去尝试康复运动。老张为此摔了无数跤,但是效果却挺缓慢的,他也很焦虑。后来老张就用上了康复机器人,它外观像一个钢铁战士,能够去提供电动助力,里面内置了很多传感器,能够去学习和适应老张的行走步伐和体态,慢慢的老张就真的能够丢下拐杖,实现了独立行走。

  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4个亿,这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将占15%以上,是一个挺大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是积极的,我想可能五年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场景的家庭机器人,来帮助到老年人。比如说刚才聊到的助浴师,未来就有可能出现家庭洗浴机器人来帮助到老人。再过五年,侵入式脑机接口就有可能帮助部分的瘫痪病人去实现部分的运动功能,十年以后,我相信脑机接口外骨骼设备就会像今天的心脏起搏器一样的普遍。

  朋友们,这就是科技向善。各种乐观的预测来看,让我相信我们这代人真的有机会活到150岁。未来人类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阿尔兹海默症,能够更好的对付癌症,未来各种先进技术在今天来看有如魔法一般。你们知道吗?2017年至今,中国已经有十个人尝试了人体冷冻技术,虽然现在可能还没有什么用处。最近一门热门剧叫《万神殿》,正在跟大家讨论意识上传的问题。说不定我们下次开论坛聊百岁人生的概念,可能就太过时了,我们要聊120岁、150岁的人生。

  过去人们希望寿命简单延长就好了,但现在人们真正的发现要追求的其实是老而不衰,体面的、尊严的变老。人老了不要再经受长时间病痛的折磨,不要在马桶上长时间的起不来,这都得靠科技。我们还意味着要去对抗变老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如何与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的连接,这也得靠科技。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过去几年科技产品正在进行适老化的改造。产品经理们想办法让手机更适合老年人,居家环境、博物馆、电影院更适合老年人。在这股浪潮之下,我们将更容易教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玩手机,玩最新的VR。帮助他们通过数字生活来实现更好的社会连接。

  前段时间B站上看到一个视频很火,叫《我90岁了还可以来B站当UP主吗》,这位老年的UP主90岁,他在镜头之前讲述他学生时代的一些经历,怎么挖铁路隧道,还挺好玩的。最近我因为演讲的准备,在很多网站里面,视频网站上关注一些老年网红,视频号、抖音、B站,我发现他们的状态很自如,展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老龄状态,健康、活跃、充满精力,能够娴熟的利用数字科技来与这个社会产生连接。

  随着我们这代人迈向百岁人生的过程,先进的科技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正在试图解决老龄社会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具体而微的问题,也正在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一种未来可能性:死亡虽然不可避免,但衰老的过程却有可能越来越短暂。我希望我们今天关于老龄社会所有构想,未来都可能是错的。

  谢谢,这是我今天的所有分享。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投资需谨慎。

新浪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