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的疫情防控早已取得决定性成果,但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确诊病例累计已经超过5000万,全球范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交流仍有待时日。
越是迷雾和挑战丛生的世界,越需发挥思想和科学的力量。11月12日,“全球大学领袖论坛——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期间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埃默里大学等多所全球顶尖高校的学者,共论如何应对疫情和其它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合作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多位参加论坛的学者表示,新冠疫情显示出了世界相互关联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有机会在面对疫情时,提高人类社会的弹性和抗灾能力。后疫情时代,中美在多个方面,尤其是气候变化领域,将有极大的合作潜力。
唯有合作,能提高人类社会的抗灾能力
在部分国家和人群中,疫情有被政治化利用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抗疫进程。但在公共卫生科学领域,必须突破国界和政治的阻碍,才能及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卫生挑战。
美国埃默里大学副校长、前美国疾控中心主任Jeffrey Koplan认为,中美之间公共卫生的学术交流和政策交流对两国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中美此前已经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比如美国疾控中心与中国公共卫生机构逾35年的密切合作在实验能力和药物开发方面培养了很多成功合作案例。
同时他指出,中美之间面临很多相似的社会与健康挑战,如应对流行病、人口老龄化等,希望双方认识到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更广泛的共同利益。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表示,针对疫情,目前有众多正在进行中的全球合作。一些创新突破大大加快,综合抗体的研发速度和临床研究速度也大幅提升。“全球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疫情应对方面。失去全球化将会带来极大的灾难。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弹性和抗灾力。”
疫苗研究进程快速提升就是全球通力合作的一项具体成果。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Barry Bloom称,目前全球已经有45支疫苗进入到中期和晚期的临床研究中,很多国家已经在开展三期临床测试,有希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见到结果。
“主要疫苗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发出来,最快的麻疹疫苗也花了四年,但目前全球医学快速交流,可能会缩短这一进程。” Barry Bloom表示,在新冠肺炎病毒并确定为RNA病毒后65天,美国和中国就开始用疫苗进行初始测试了。
不过Barry Bloom同样表示,现在还不知道有任何疫苗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得到了完全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验证。即便疫苗出现之后,也会出现缺乏民众信任,民众不愿意接种的现象。“疫苗不能救命,接种才能救命。”
气候合作将成中美合作重要基础
疫情不仅影响全球科学,更在影响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关系。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走向等问题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国经济恢复非常迅速,今年实现1.8%至2%的增长速度应该问题不大。不过经济恢复主要是供给侧恢复,投资和出口在今年实现了较快增长。
“疫情刚发生时,很多人担心世界供应链要与中国脱钩,但事实正好相反。”姚洋表示,全世界对中国的依赖度升高,这半年来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1/3,恢复到本世纪前十年的情况。出口增长主要是全世界生产停了下来,明年下半年世界生产恢复,中国出口恐怕难以保证高速增长。
姚洋建议,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增长,需要关注供给侧的恢复,并重申为了刺激消费,政府可以考虑直接向民众发钱(如电子货币)并约定限期使用。
关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姚洋表示,中国明年实现7%-8%的增长将比较容易,而且未来5至7年,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国经济从2010年开始调整,2016年、2017年进入新的景气周期,不过由于随后两年的去杠杆,周期被打断。如果未来经济政策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就会接上2016年和2017年的周期。”
中美关系层面,姚洋认为,拜登政府执政后,中美关系改善的空间很大,有可能建立一种基于规则的常态化竞争。拜登将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执政的重点之一,而中国已经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顶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两国这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会奠定其它方面合作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Jeffrey Sachs同样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中美合作的重要领域,希望两个国家可以相互投资,都致力于走向更加绿色和更加清洁的经济。
“中美两国在很多问题上利益是相当一致的,因为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两国都有技术能力和技术力量去解决这类问题,但双方需要消除摩擦,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Jefferey Sachs说。未来一段时间至关重要,需要帮助美国民众认识到中国并非敌人,也并非美国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是一个很重要的合作伙伴,能与美国一起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除了气候和环境领域合作之外,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萧庆伦认为,中美还可以在控制新冠病毒以及应对老龄化等领域进行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合作、竞争、对抗和敌人四种类型,中美从普遍合作走向普遍竞争不可避免,“但我们希望不要走向对抗,更不要变成敌人”。
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协办。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辉、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哈佛大学副校长Mark Elliot分别做开幕致辞;武汉大学副校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与政策教授叶志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分别担任论坛主持人及两个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
会议最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总结致辞时表示,他对中美关系更加乐观。他认为,民间友好一定可以推动官方友好。“我作为企业家的代表,坚定的维护中美关系,坚定的促进中美友好来往,我们会一如既往来推动中美关系,甚至坚信会恢复到像过去一样充满友好,充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