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10-19 18:24:58

分享

  任何文化都不会在真空中发展,只有与市场结合、与需求呼应,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最近,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丹寨县的万达小镇正式启幕,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非遗主题文化活动之一。从10月17日到26日,9天时间内,论坛、展览、演出、文创大赛等多个环节在万达小镇接力上演。

  丹寨万达小镇举办非遗周,可以说是顺理成章,这里实现了非遗和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丹寨是中国“非遗之乡”,全县纳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多达145项,全县平均每1200人就拥有一项非遗;而丹寨万达小镇则是贵州非遗的集中展示区,小镇上70%的商品是非遗产品。

10月18日,丹寨非遗周启动10月18日,丹寨非遗周启动

  在非遗周上,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开发需要发挥动态机制,遵循市场机制,选择适合时代、环境与社会需要以及具有旅游特性的非遗资源。只有在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非遗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非遗现代化之路

  非遗与旅游有天然的联系,可以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最自然、最紧密、最深入的领域。

  一方面,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多样性,我国非遗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我国已有40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有1372项。

  游客喜欢的“诗与远方”本质上是一种“非本地”的体验,非遗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更为强烈。以丹寨为例,蜡染、古法造纸、卡拉鸟笼等传统非遗技艺巧夺天工、驰名中外,这些对游客来说均是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亮眼的领域之一,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国内旅游收入超过了4600亿元。非遗拥有巨大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搭上旅游业发展快车,市场自然不可限量。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自动转化为非遗旅游资源。非遗通常具有特定的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限制,游客和居民者对非遗的感受存在不同。

  礼失求诸野,在古代,“礼”就更容易在乡村之中保留。事实上,非遗数量较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方一般而言相对闭塞,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破坏性力量还没来得及体现。这就造成部分非遗产品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

在丹寨万达小镇中展出的非遗产品在丹寨万达小镇中展出的非遗产品

  “多数非遗是农业社会的文化现象,今天工业化迅猛发展,客观来说,一定会摧残非遗。”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说,不过今天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非遗可以进入旅游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生命力。

  进入旅游市场的非遗产品和形态应该满足游客和消费者对美的需求,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如果传统不和现代结合,传统的意义便限定在科研和文化领域上。

  魏小安说,非遗的特点是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怀旧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追求。如果非遗给人的感官不好,不是美的追求,恐怕很难维持。“怀旧不是全面复古,旅游者追求时尚、浪漫、享受,你让他受苦,他就会用脚投票”。

  他还表示,非遗产品需要提高品质,要精细、精心,把产品做成精品,做成精品,才有真正的市场认可度。要想走向市场机制,就必须改革,与旅游相结合。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促进非遗发展,需要压缩空间、调整时间。压缩空间是指“舞台化”的呈现,把不同地方的非遗集合到同一个地点,形成强大的传播力;打乱时间是把原本在特定时间的仪式改成可以经常看到的,比如很多云南景点每天表演傣历新年才会出现的泼水节。

  “要让非遗像过去完全一样保留是做不到,除非给予一定的实验室条件,那就是博物馆了。更积极的方法就是要有市场,旅游是市场之一,文创产品则是另一种市场。” 吴必虎说。

夜幕下的丹寨万达小镇夜幕下的丹寨万达小镇

  非遗商业化之辩

  谈到非遗,乃至全国各地的古镇、古街,很多人都会诟病商业化氛围太浓,千街一面。西南的古镇与江浙的古镇似乎差别不大,给旅游者带来的差异感并不明显。去有文化支撑的古镇似乎“不去后悔,去更后悔”。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认为,对非遗资源的开放和利用,应将它们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生计方式与精神状态结合起来,让具有传统特性的非遗文化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不过,利用要注意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均衡原则,重视“度”的掌握。“非遗资源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属性,不能因为旅游而肆意损耗甚至丢弃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具有动态性和活化性,并非一成不变,但基本内涵需要传承。”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占比超过八成,各类节日众多,素有“百节之州”、“歌舞之州”的美誉,非遗项目数、传统村落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均居全国第一,不少非遗其实就是苗侗民众的生活日常,比如苗族银饰、蜡染等。

  在萧放看来,非遗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时需要充分保护非遗的文化肌理,尊重非遗持有者的感情,对相关节日资源进行萃取、优化。

  “因为我们是以非遗作为旅游的主体,而不是其它的纯粹感官上的旅游。”萧放说,把非遗资源变成旅游资源需要资本的介入,非遗可以利用资本,但不能完全资本化。

丹寨万达小镇中的非遗展品丹寨万达小镇中的非遗展品

  在对非遗的商业化上,魏小安则更强调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从旅游的角度来看,非遗的价值首先是经济价值,其次是,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没有经济价值,非遗就逃脱不了衰落的命运。

  “很多人说,非遗过分商业化,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非遗不够商业化。恰恰是因为不够商业化,所以缺乏市场活力。利用市场机制,旅游实现了非遗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实现了它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魏小安说,谈非遗传承与发展不必讳言利益,要让民众知道,他们传承与守护的对他们有利,这才会有保护的内生动力。“如果非遗持有人和传承人的收入水平能达到中等水平,那么无需推动,传承也不会存在问题。”

10月18日,万达丹寨小镇举行吃新节·长桌宴10月18日,万达丹寨小镇举行吃新节·长桌宴

  非遗新时期传承之例

  非遗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过并非不可融合。对于非遗需要传承,以及传承需要激发内生动力,需要结合旅游市场等方面,学者和业内的从业者们鲜有异议。

  丹寨非遗周举办地万达小镇,则是优秀非遗文化和现代旅游完美结合的典范。建筑上,小镇整体采用苗寨、侗寨建筑风格和建筑理念,比如取自苗族先民史诗的尤公广场、锦鸡广场(部分苗族有锦鸡图腾)等,街中还保留了侗族的经典鼓楼。

  此外,鸟笼、蜡染、造纸等非遗元素被广泛应用到小镇的路灯、指示牌和街道装饰中。街边的商铺中有不少是各级非遗传承人所办。在刚刚过去的8天假期,小镇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4万人次。

  潘玉华是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也在丹寨万达小镇中开了一家“纸会唱歌”的店。皮纸制作是一项历时千年的古老技艺,传承基本就是口传心授。

  在潘玉华这里,传承需要市场,需要创新。皮纸知名度与宣纸相差甚远,书画中的使用效果其实也并不占优。

潘玉华在万达小镇中的店铺潘玉华在万达小镇中的店铺

  但皮纸恰如其名,韧性好、不易变形,且十分防水,潘玉华就把皮纸做成各式各样的具有“简约风”的灯具和装饰品,闯一闯家装市场。普通书写优势不明显,潘玉华就制作十几平米的巨型纸张,不少场所对此类纸张有所需求,其他纸挂起来就变形。

  而万达小镇的店面也是个非遗体验空间,消费者和游客可以亲自动手做纸,这项体验也为潘玉华的店带来不少收入。

  潘玉华其实已经有了十几个学会技艺的徒弟了,但是他有更大“野心”——改善制作工艺,让工具更小、工序更简单,并编一本制作流程书,以便走进更多的学校。

  小镇中的“黔地守艺——贵州传统工艺展”中,众多非遗产品有不少创新性的展示,苗绣变成了时装和包,银饰制作成了优雅的吊坠和首饰,潘玉华的纸中可以直接贴上真实的花草。

  从万达小镇和成功的非遗传承者身上不难看出,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就是使用它,赋予它充分的经济价值和足够吸引人的审美价值。使用它则需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挖掘非遗的深入价值,让传统元素现代表达。

  另一方面,当被多人使用时,非遗就有了继续创新和发展的空间,更多的非遗产品反过来又会帮助非遗的传承者和使用者确立起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之中因此将构成一个正向循环,保证非遗的长久生命力。

相关阅读

新浪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